花边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花边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从山西看中国煤层气开发难在哪-【zixun】

发布时间:2021-10-12 17:35:43 阅读: 来源:花边厂家

从山西看中国煤层气开发难在哪?

中国页岩气网讯:山西省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大省。全省含气面积达3.9万平方公里,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储量约10.3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类煤层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中联煤在山西沁水盆地进行煤层气的开发试验,由此,煤层气的开发便在全国拉开了帷幕。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山西已经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在山西,集中了全国各类煤层气开发主体,从中央到地方,再到港企、外企及其它民营企业,他们共同推动着山西煤层气开发即将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快车道。

然而,有发展必然会产生矛盾,再加上煤层气赋存的特殊地质条件,一直以来, “盲目开发”、 “采煤采气的矿业权纷争”、“ 体制不顺、监管缺位”等问题在山西省煤层气开发的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山西省的煤层气产业堪称整个中国煤层气产业的缩影。

山西省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大省。全省含气面积达3.9万平方公里,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储量约10.3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类煤层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如何理顺中国煤层气产业链的各种关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煤层气产业发展机制,从山西或许我们能得到些启发。

山西煤层气资源:

分布集中 埋藏浅 含气量高

在山西省的六大煤田中,除大同煤田属贫甲烷区外,沁水、河东、西山、霍西、宁武等煤田均有煤层气赋存。山西省煤层气资源赋存特点为:分布集中,93.4%的资源集中分布于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埋藏浅,易开发,70%的资源分布于埋深1500米以浅的地层;含气量高,94.1%的资源分布于含气量大于8立方米/吨煤的区域,其中甲烷含量的纯度达到98%以上,具有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资源条件。

(详见图表——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分布情况)

山西已建成全国

最大煤层气源地

规模发展煤层气的

政策环境日趋改善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促进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我国相继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如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四部委颁布的《关于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等。与此同时,国家还编制了首部《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十一五”规划》。在2009年年初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组织开展包括煤层气产业发展“十二五”能源建设规划的前期研究与编制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同时还把山西境内的沁水盆地南部和柳林、河东等区域,确定为整装开发区,力争在全国建成1—2个煤层气地面开发利用示范区。  

今年3月11日,国家能源局在中联煤召开了全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会议,部署由中联煤牵头开展编制工作。目前,中联煤正在组织全国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统计工作。

随着国家在新时期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山西省相关煤层气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加快煤层气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多种投资主体共同开发

山西煤层气的格局已形成

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自我国从国家层面上关注煤层气开发以来,截至目前,国家已在山西省境内设置煤层气探矿权29个,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中石油占14个,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中石化2个,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中联煤占11个,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煤层气采矿权共4个,总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其中,中石油2个,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中联煤公司1个,面积约51平方公里。山西煤层气资源已登记的区块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煤炭规划矿区。

在山西境内,从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企业,除了中联煤、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型非煤企业,以及山西省境内地方企业,如晋城煤业集团、阳泉煤业集团、潞安煤业集团、焦煤集团等国有煤炭企业外,还有美国格瑞克、远东能源、亚美大陆、英国富地石油、壳牌、亚太石油、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金属能源等多家国际能源企业也在参与山西的煤层气开发利用。目前,由多企业、多种投资力量共同开发山西煤层气的格局已经形成。

煤层气钻井和抽采量

分别占全国的90%和40%

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山西境内已建成地面煤层气抽采井3000余口,形成地面抽采能力24亿立方米,钻井和抽采量分别占全国的90%和40%,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气源地。在井下抽采方面,全省约有170座矿井均已建成瓦斯抽放系统,其中,地面固定抽放系统120多套,井下移动抽放系统约为50套,井下瓦斯抽放量达到20亿立方米。在大规模开发煤层气的同时,诸如瓦斯发电、压缩、液化以及管网输送等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晋城、阳泉两市大部分居民生活用上了煤层气;经压缩、液化处理的煤层气也已远销于河南、河北等地。随着各种配套设施的逐步建成和投入使用,煤层气利用率也在逐步提高,2009年全省煤层气利用率可达40%左右,利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世界和我国低碳经济的强势推进,以及国内大规模发展煤层气产业的政策环境日趋形成,山西煤层气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则为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沁水煤田,除地方各煤炭企业建起了利用瓦斯发电和区域性的民用、工业用气设施外,一批压缩、液化、管网等基础设施也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如沁水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日设计压缩能力达74万立方米的国内最大规模的压缩站;山西港华煤层气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工艺最新的的煤层气液化项目,目前该项目一期日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的液化厂已经投产、二期日处理能力65万立方米的工程已经开工;目前建成的输气管道已初步具备了向9市22县区供气的条件,其中全国第一条跨省输送管网端氏-晋城-博爱已开工建设。据悉,管道建成后,每年可向河南省郑州市提供8亿至1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相当于目前郑州市天然气供应量的3倍;此外,中石油年设计能力30亿立方米的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中央处理厂,一期工程(年处理10亿立方米)已投产。特别是“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打通了制约山西煤层气产业大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意味着今后山西可借助“西气东输”主管道源源不断地将煤层气输送到全国各地。总体上看,在煤层气发展格局中,山西已经成为成为全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龙头地带,同时也成为全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煤层气开发难在哪?

记者从山西省相关部门了解到,虽然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制约着该省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当地煤炭企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建设滞后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国内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单位很少,相关院校也没有设置这样的专业学科,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研究;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技术储备都显得相当不足。

山西这方面建设更为薄弱。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还没有充分认识,尚未建立起符合我国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存储、渗流、开发等地质理论;在技术创新方面,在产业的勘探、开发、集输、利用等环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技术短缺的问题;另外,一些相关公益性、前瞻性、基础性、共性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等安全技术研究,大都缺乏必要的人才、技术、资金和设施支撑。

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因素。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解决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是今后的一项重大任务。

体制不顺  产业发展难以协调

应当说,现行煤层气产业发展规划对促进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初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产业的推进,矛盾和问题也日趋突出。

在山西省,从实际开发来看,在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只有部分区块具有商业前景,还有许多区块既不具有地面开发的条件,也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即对所有区块同时进行规划指导,本身就不科学合理,再加上有些项目建设又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资源垄断、多头并举、盲目开发就成了近年来该省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战略主线,由于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大量煤层气只能在区域内自采自用,用不了就“点天灯”或无效排放,从而造成了项目重复建设的投资浪费和管理成本的扩张,既限制了有实力企业的进入,也妨碍了地方积极性的发挥。

目前,对煤层气行业管理,大多是比照常规天然气或相关产业的某些条款,或针对产业发展中某些共性问题的解决而出台的一些文件,但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具有强制约束力,致使产业发展难以协调,如资源的占用,由于缺少企业准入门槛和有效的监管办法,致使对“跑马圈地”、“占而不探”等行为都不能进行有效约束;再如,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缺少安全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采煤、采气产业密切衔接、服务采煤的法规约束,不仅采煤、采气的矛盾难以解决,而且还为采煤作业留下隐患;还有,环境的保护,由于缺少行业特色的约束性法规,使生产过程中排空、噪声、扬尘、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无法监管。另外,在产品管理方面,也缺乏安全质量规范标准和监管法规。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制约着煤层气产业的有序、规范和健康发展。

扶持力度不够  规模开发缺乏动力

目前,在山西,一方面,强有力的产业支持体系尚未形成。该省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像重视天然气一样重视煤层气,像投资开发天然气一样投资开发煤层气,或许今天的煤层气产业早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了。”另一方面,煤层气的市场价格政策机制尚未构建。国家对煤层气产品价格的管理,也是原则性地提出要比照常规天然气的价格,基本上实行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一致的价格标准,甚至有的地方价格更低。这种过低的气价,不仅难以激发和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也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除此之外,目前国家制定的一些鼓励政策,尚不合理。如瓦斯发电上网给予补贴优惠等规定,因入网价格低,尽管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生产企业也难以获得商品的平均利润。因此,国家应着眼于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个性,尽快建立健全煤层气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两权重叠纷争长期存在

上述权威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山西境内共有煤层气矿业权35个,其中有28个与煤炭矿业权重叠,重叠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覆盖了全省大部分煤炭规划矿区。现行煤层气产业调控体制是,产业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制定,煤层气资源开发审批权在国土资源部,煤炭矿业权则按矿井规模分别由省、部两级国土部门登记发证。在山西,国家有关部门不仅将全国绝大部分煤层气资源都划拨给中央非煤企业,还赋予其对外合作专营权。这样,就形成了事实上的煤层气资源垄断经营体制。这种体制,最明显的是使得山西省包括省级在内的地方各级政府对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又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在这种体制下,国家管理统筹的鞭长莫及、地方政府监管协调作用的缺位,也就形成了目前宏观调控上的乏力,由此又直接影响了采煤采气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双重目标的实现;从法律上讲,现行《矿产资源法》的一些规定,在非煤企业先于煤炭企业获得煤层气勘探开发权的前提下,给煤炭企业落实采煤采气一体化,以及协调煤、气企业关系设置了又一道难以逾越的制度障碍;实践中,非煤企业与煤炭企业两类开采主体存在的信息难沟通、关系难协调、矛盾冲突难化解、协调合作机制难形成等问题,长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围绕解决煤、气两类开发主体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进采煤采气一体化的落实,也曾颁布一些文件,但由于现行体制的缺陷及统筹调控作用乏力,对一体化主体确定、责任权利义务等法规又都缺乏明确的强制性的硬约束,政策效应也很难实现最大化。

当前,企业之间对矿业权的纷争也都限于矛盾双方协调解决的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中石油与当地煤炭企业成功合作开发煤炭和煤层气的“三交模式”,双方在在开发山西省三交区块煤层气合作成功的基础上,目前,中石油已经在其所属矿权重叠区内全面推广,并在许多区块的合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长远讲,如何强化煤层气资源的宏观统筹调控,合理配置煤层气资源矿业权,还有待于各级政府加大协调力度,以快速推进煤、气产业的协调发展。

记者手记

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并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在产业发展初期至关重要。目前,重点要理顺煤层气产业的管理体系和建立完善高效运转的监管协调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在横向上要改变当前多头审批、分散管理、相互掣肘的效率低下的状况,变多部门审批为一部门审批或一个部门为主体的联合审批;在纵向上要建立自上而下整体调控体系,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审批管理的体制。在机制构建方面,鉴于煤层气行业涉及主体多和产业链长的实际,要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三方面协调机制,同时逐步理顺煤层气价格形成机制,这对引导和监管企业的投资建设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在加大对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推进产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开展技术合作、交流、培训和服务,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此外,也要加大勘探的投入,尽可能摸清煤层气资源的储量与分布,在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要科学合理布局煤层气开发区块。对目前技术条件下还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的地方,要加强管制,为将来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预留空间;在项目设施建设的部署上,按照产业上下游一体化的要求,要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重点,通过整合现有生产要素,加快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运营,防止盲目上马、重复建设。

采煤采气一体化,主要包括采煤采气矿业权主体一体化而达成的采煤采气一体化,和采煤采气矿业权分置、在生产过程中紧密合作而达成的采煤采气一体化。那么,在落实“先抽后采、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上,既要实现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也要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如果把各开发利用主体的责权利统一起来,通过放宽对矿业权流转的限制、允许以煤层气矿业权出资入股、并赋予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以煤层气对外合作经营权等措施协调各开发主体的关系,同时鉴于目前煤层气面积登记区块过大、几乎与煤炭开采及规划面积全部重叠的现实,加强矿权管理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完善先采气后采煤的具体实施办法,规范采煤采气双方企业的行为,以强制性的法规政策保障推进采煤采气一体化健康发展。通过一系列积极手段的实施,相信实现煤、气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将指日可待。

苹果加速器

玩传说对决就用轻蜂加速器

洋葱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