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花边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防通胀澳大利亚印度再加息全球货币政策脱钩现象日益加重

发布时间:2021-10-14 18:49:49 阅读: 来源:花边厂家

防通胀澳大利亚印度再加息全球货币政策脱钩现象日益加重

防通胀澳大利亚印度再加息全球货币政策脱钩现象日益加重 更新时间:2010-11-3 7:38:01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货币政策脱钩现象正日益加重,由此也带来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干扰。如在欧美发达国家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下,印度、澳大利亚等新兴经济体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管理通胀预期。而新兴经济体在采取加息举措后很可能进一步加大与欧美国家的货币利差,从而引发市场套利行为,刺激资金流入,这又进一步加重了本币升值的压力。

本周美、欧、英、日、澳、印等多家央行将议息,市场的神经为此而紧绷。由于美欧、英、日经济仍面临各自的问题,市场的关注点集中在美联储可能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金额与细节上。出乎市场预料的是,11月2日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4.75%,印度央行也宣布将回购和反向回购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分别至6.25%和5.25%。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澳央行和印度央行的加息举措主要目的是管理通胀预期。目前全球货币政策脱钩现象正日益加重,由此也带来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干扰。

意在管理通胀预期

澳央行2日在声明中表示,过去两年“宽松的”通胀环境很可能正走向尾声。“尽管劳动力市场并未像2007年和2008年那样紧张,但通过考察当前的工作空缺岗位的趋势,其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可能会在未来出现”,声明说,正如预期,在去年出现明显下滑之后,工资增长略为上涨,而明年工资水平将进一步上扬。尽管10月27日公布的澳CPI指数低于预期且回落至澳央行长期通胀目标范围之内,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29日的报告却表示,随着通胀预计接近2%至3%的政策目标,澳央行需在其上扬至较高水平之前控制通胀预期。“加息意味着澳央行希望避免2007年由于拖延加息而导致通胀快速恶化情形的重演”,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驻悉尼分析师表示,他们希望在防止通胀攀升的问题上未雨绸缪。

“当前的通胀数据仍然处在警戒线以上”,印度央行在11月2日的声明中表示。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则表示,印度资本市场正在接近历史高点,而一些城市的居民价格已升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不过,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印度央行相信短期内进一步采取利率措施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尽管印度央行2日重申了7月作出的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即至明年3月31日基准批发价格通胀指数将从9月的8.6%放缓至5.5%,而经济扩张将达到8.5%,但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国内反通胀呼声较大,印度央行的加息是在所难免。“印度央行加息主要是为了确保通胀不会失去控制”,瑞力格资本市场公司首席经济学届杰伊表示。

激进加息背后有玄机

从2009年10月至今年5月连续6次25个基点的加息,已促使澳大利亚成为二十国集团中加息步伐最为激进的国家,而暂停加息6个月之后,澳央行继续加息更是将其推至全球加息浪潮的排头兵。与澳大利亚相似,印度今年以来已经6次加息,也可谓是亚洲加息的“急先锋”。

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相比,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在加息问题上则相对谨慎。目前,包括韩国、台湾在内的不少亚洲经济体目前仅仅加息1次。“澳大利亚和印度之所以在加息问题上态度激进,除管理通胀预期的因素外,还有其他原因。”曾刚表示,在包括韩国在内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加息往往容易推高本国汇率从而伤及出口,所以其对加息会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但印度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较低,其经济结构中经常项目实际是出于赤字状态,所以升息对本币升值的压力不大,对经济直接冲击的影响不大;澳大利亚是资源价格出口型国家,其出口额主要受国际需求影响,本币升值的影响不大。因此这两个国家在加息方面步伐要激进一些。“从这个角度来看,澳大利亚和印度未来还存在继续加息的空间。”曾刚说,但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东亚国家,短期内加息空间不大,将以数量型调控为主。

谨防利差扩大加剧市场套利

与新兴经济体相继加息相比,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却仍朝着超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前进。日本央行在10月2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将基准利率由0.1%下降到0至0.1%区间,并维持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规模。而11月2日公布的日本央行10月议息会议纪要则进一步显示,日本央行在宽松政策问题上远没有“收手”的打算。而对于即将在11月3日至4日相继公布的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最新议息结果,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很可能会宣布额外放宽措施以支撑经济,而后者则将继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以及超低利率。

“迟滞的经济复苏水平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都意味着欧美国家仍在未来一段时间承受通缩的压力,不仅短期内难言加息,甚至可能还会采取进一步的刺激性货币政策。”有经济学家表示,反观新兴市场国家,尽管IMF预计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率将在2011年放缓,从当前的5.75%下滑至5%,但现实却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压力仍在加剧。如印度早些时候通胀达到了两位数,而巴西经济学家已连续6周提高国内的通胀预测数据。

分析人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压力将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其一是商品价格飙升。在谷类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的食品价格指数目前已攀升至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无疑加大了新兴市场的通胀压力,在亚洲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食品约占到CPI构成中的40%。其二,在欧美进一步货币政策刺激的影响下,新兴经济体为阻止本币升值而采取的汇市干预成本加大,由此也带来通胀风险。其三,新兴经济体产能扩大而劳动力市场吃紧,也会进一步加大其通胀压力。

“总体来看,目前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情况不一样,货币政策脱钩现象正日益加重”,曾刚表示,由此也带来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干扰。如在欧美发达国家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下,印度、澳大利亚等新兴经济体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管理通胀预期。“通常情况下通胀预期具有自我加速的特点,如果通胀预期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往往会自我强化从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曾刚说,而新兴经济体在采取加息举措后很可能进一步加大与欧美国家的货币利差,从而引发市场套利行为,刺激资金流入,这又进一步加重了本币升值的压力。

无锡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长沙市治皮肤病的医院

云浮做不孕不育检查多少钱